11月20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手艺中国”中国传统手工艺作品影像多媒体传播推广项目进校园活动于中国传媒大学小礼堂顺利举行,建盏烧制艺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詹桂溪,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香道师翁来英围绕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分享,开展了一系列体验交流活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主任文承辉、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传欣、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制片人郭威出席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传欣对项目团队和手工艺大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传统手工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手工艺人身上所体现的敬业、极致、创新等精神与我校的校训精神和育人目标相一致,勉励同学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体悟传统手工艺中凝聚的文化底蕴和工匠精神。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主任文承辉在致辞中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手艺中国”的项目背景。他指出,民间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文脉重要的传承载体,与中国数千年来的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表了手工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中华儿女的生活方式,也代表了中国最为鲜明的国际名片。文承辉提到,中国传媒大学是媒体人的摇篮,此次交流活动,希望能够与青年学子加强交流互动,普及传统手工艺的灿然魅力,影响更多的青年人关注和弘扬传统文化。
随后,建盏烧制艺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詹桂溪,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翁来英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赠予戏剧影视学院相关专业,用作品对莘莘学子寄予厚望。
作为建盏烧制艺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詹桂溪老师提及“建盏”艺术滔滔不绝,言语间洋溢着对建盏艺术的热爱。“建盏”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茶具,早在宋代便闻名天下,2011年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詹桂溪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建盏的发展历程、特点与文化内涵,介绍了建盏的类型与釉色,提出建盏上的每一道花纹都是不可复制的,可谓是“一盏一世界”。2017年9月,詹桂溪老师创作的建盏作品被国家金砖领导人厦门会晤选定为指定产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礼品,赠送给参加会议的各国领导人。2018年詹桂溪老师完美复原修建了一座世界最长龙窑(135.6米),完全按照宋代建窑遗址一比一恢复,堪称世界之最,再创建窑建盏辉煌时刻,同年荣获了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詹老师热情地邀请同学们到台前亲自体验、触摸和观察建盏的纹路,看似朴实无华的建盏,在灯光的照射下却呈现出极其秀美多变的花纹。同学们先后上台体验,惊叹连连。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老师也一一回应,并作出进一步阐释,加深了大家对建盏艺术的了解与认识。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香道师翁来英老师以“香”字的来源为引,向同学们讲述香文化的起源:从最初的祭祀用香到后来的日常、养生用香,香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流变。同时翁来英老师介绍了香品的分类、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习惯、香的衍生品等。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在体验环节,翁老师给每位同学分发了一小块以32味药调制而成的合香,讲解其使用方式并让大家亲身体验。同学们纷纷依照指示将合香放在手心按压搓揉,同时进行问答环节,同学一边饶有兴趣地“揉香”,一边积极参与互动,收获满满。一段时间过后,翁老师揭晓了揉搓合香的作用——闻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诊断健康状况。同学们积极排队“问诊”,现场惊叹声、笑声不断,气氛热烈。
最后,到场嘉宾、手工艺大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活动在大家的收获与欢笑中圆满结束。在这次活动中,传统手工艺大师们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解,伴随着近距离的亲身观察体验,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与认识,传统手工艺人的质朴匠心也感染着大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作为国家文艺力量的后备军,戏剧影视学院师生更要传承工匠精神,传播传统文化,通过创作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新时代的记录者、讴歌者、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