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配要闻|戏剧影视学院成功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影院及分论坛

时间:2024-08-28浏览:10



2024617日,由上海市电影局、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承办的"未来影视产业分享会: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像探索"论坛在上海普熙金融广场·PUSH艺术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分享会汇聚了来自高校、影视制作公司、影视技术企业的嘉宾和代表,以及不同领域的青年艺术家共计百余人参加。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颠覆性的技术,正在释放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着的巨大能量,引导第四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处发展。凭借着强大的文本、图像以及音视频生成能力,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在大步踏入影像创作实践领域。分享会开场,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影院策展人、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车琳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流程。随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和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戴若犁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各自在人工智能影视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实践经验。

孙斌副院长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例举了众多经典的AI银幕形象。随后,他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这项颠覆性技术是如何与影视艺术产生交集以及衍生出的全新创作可能。此外,他介绍了学院AI行动计划阶段性实践教学成果,分享了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出品的AIGC文物活化微短剧《吴王夫差青铜剑》、虚拟制作+AIGC短片《幻舞双生》以及戏剧影视学院AIGC创作成果集锦。最后,孙斌副院长展望了影视行业的未来发展,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秉持人机协同、人机耦合、人机共创的影像创作理念,探索人工智能与影视艺术深度融合的路径。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戴若犁博士重点分享了诺亦腾公司在动作捕捉、虚拟制片、数字人等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智能影视制作工具,提升了影视特效制作的效率和品质,让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无须昂贵的硬件设施,也能轻松驾驭前沿影视技术,用人工智能点亮创意灵感。同时,戴若犁博士在分享中提到,AI生成式影像要在影视行业进一步发展,实现规模化应用,必须打破单模态桎梏,加速迈向多模态融合。他强调,未来的AI影视创作平台应该能够灵活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信号输入,通过多模态深度协同,赋予影视作品更多维度的创作元素,带来更加沉浸、震撼的观影体验。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青年导演李亘、青年编剧黄石也加入到嘉宾阵容,与孙斌、戴若犁一道,围绕人工智能对影视产业发展的影响、AR/VR等沉浸式新媒介对影视叙事方式的革新以及AI影像技术对沉浸式内容体验者体验感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两位青年艺术家表示,通过与专家的交流讨论,了解了许多AI影视制作的前沿技术和知识,但同时也坦诚地表达了对AI生成内容可能缺乏情感温度和人性深度的担忧。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为影视艺术开辟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催生出沉浸式叙事、虚拟角色塑造等多种创新表达形式。但同时也要看到,任何先进的技术都只是创作的手段,内容才是影视作品的核心。未来影视创作者更需要在人文关怀、价值引领等方面下足功夫,方能真正驾驭技术,讲好更多打动人心的故事。



本次"未来影视产业分享会""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像探索"为主题,汇聚了影视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青年创作者代表,以及众多业界精英,从创意开发、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这项革命性技术给影视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会嘉宾们在思想的交锋与观点的碰撞中,激发了一个个前沿的思想火花,为影视行业应对技术革新、焕发创新活力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



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影院单元在2024614日至23日举办,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未来影像研究中心提供策展及学术支持,戏影师生亲密协作,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虚拟影像制作方向)2019-2023级的各级学生,包括张妤琦、欧浩飞、郑家琪、石心泉、赵月晗、唐子惠、毕耀匀等同学参与了大量前期策展、技术测试和现场布展工作,出色完成了上影节的志愿服务工作和志愿者技术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