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戏剧影视学院学生团队在中国传媒大学“读懂中国”活动中荣获佳绩

发布者:戏剧影视学院发布时间:2020-10-12浏览次数:929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中国传媒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响应教育部关工委号召,组织开展了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征集评选过程中,戏剧影视学院关工委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由学生团队创作的征文和微视频作品取得了两项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的好成绩,戏剧影视学院关工委也荣获了此次活动的“最佳组织奖”。

2019年“读懂中国”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聚焦主题“我和我的祖国”,组织青年学生以征文和微视频形式,面对面访谈学校“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深入挖掘、记录、整理、展示、宣传他们见证祖国建设的奋斗历程和感人事迹,同时结合我校65周年校庆,突出体现他们亲历祖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传媒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感悟。

在此次活动中,戏剧影视学院组织学生分为三个创作团队,分别与戏剧影视学院曾庆瑞教授、张凤铸教授、周华斌教授进行了访谈。

  

曾庆瑞教授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文学系创系主任。他是国内首个电视剧高等教育完整体系的建设者之一,为创建中国电视剧艺术学学科体系做出卓越贡献。代表作有《曾庆瑞赵遐秋文集》(18卷)、《曾庆瑞电视剧艺术理论集》(25卷)等。

  

张凤铸教授


   张凤铸,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文艺系创系主任。他引领了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学的理论研究,著有《文艺广播初探》、《影视基础理论和技巧》、《音响美学》、《电影电视艺术导论》等,是中国电视文艺派的代表人物。

  

周华斌教授


   周华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国戏曲、古典小说及广播电视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国戏剧史新论》、《中国戏剧史论考》、《周华斌戏曲论集》等著作。他所提出的“大戏剧观”、“文化杂粮”等学术观点为新时期中国戏曲戏剧的传播、史料考证与美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曾庆瑞教授与学生摄制团队合影

  

微视频《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截图

  

第一个创作团队主要由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组成,同学们通过资料收集和与曾庆瑞教授的采访交流,深入了解到他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成就与感悟,更通过对曾庆瑞教授的学生、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李胜利教授的采访,多视角、多维度地展示了曾教授对中国电视剧行业及广播电视文学系专业创建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在评选中,该团队成员创作的征文《犁·剑·墨——记曾庆瑞教授》获得了特等奖,微视频《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获得了一等奖。

  

张凤铸教授和夫人孔文莹女士与学生摄制团队合影

  

微视频《张凤铸:中传文艺之父》截图

  

我院第二个创作团队主要由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的学生组成,他们聆听张凤铸教授讲述了创建文艺系之初编写教材的过程和他在国内外讲学授课的经历,与教授深度交流有关建国以来中国广播电视文艺事业以及广播电视文艺学教育的发展等内容,基于此创作的《中传文艺之父》访谈微视频获得了我校“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选的特等奖。


周华斌教授与学生摄制团队合影

  

微视频《周华斌:做快乐学问 过美丽人生》截图

  

第三个创作团队由我院多专业研究生组成,他们与周华斌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周老师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经历,回忆了建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时的峥嵘岁月,与同学们分享他“文化杂粮”的理念。在我校“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选中,该团队创作的微视频《做快乐学问 过美丽人生》获得了一等奖,征文《做快乐学问 过美丽人生》获得了二等奖。

三位教授不仅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对学生们也和蔼可亲、关怀备至,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也送出了对当今传媒青年的殷切寄语:

曾庆瑞教授希望同学们:“无论在人品还是文品上,都成为我们社会中好的人才。身体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张凤铸教授期待我校的教育:“不再从广度上去发展,要在内涵上去发展,让质量更高一步、前途更广大。”

周华斌教授则分享了16字箴言:“勤能补拙,乐以忘忧,持续爬坡,不问收获。”

在此次“读懂中国”活动中,戏剧影视学院学生通过对三位教授的访谈,深入了解了我校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传媒教育事业发展上的突出贡献,认识到了学院相关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历程,更在教授们的专业精神和治学态度的激励与鼓舞下,坚定了作为新时代传媒学子勤奋学习、积极创作的信念,立志在未来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担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以奋斗之姿砥砺前行。

  

附获奖作品及主创团队名单:

IMG_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