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日,2018级戏剧影视导演团支部在初冬的暖阳里组织开展了新生引航的学习活动。活动以“引航工程:寻梦新中国电影的起源”为主题,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使大家在了解电影制片历史的同时,对自己专业的方向更加清晰。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同学们,各个都满怀着对电影的喜爱与梦想。清晨熹微的日光迎着同学们的脚步,大家充满好奇地睁大眼睛,沉浸在新中国影视艺术的发源地专有的神秘又真实的气氛中。对于影视小白,电影艺术似乎是最神秘的名词。对电影拥有无比的热爱的我们,站在这中国现代电影的诞生地的门前,又仿佛挣脱开襁褓的新生儿,投入了温暖的摇篮,踏实的感觉包裹着我们。
漫步在制片厂幽静的马路上,对制片厂的历史熟悉的同学细心地向其他同学们介绍制片厂的发展历史、演变兴衰:中国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的一批影视基地之一,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起初起名为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
一路上,同学们端起相机,对白墙赤瓦、精致的年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一部部知名的老电影曾经就在这电影制片厂里进行制作、剪辑、定稿,大家对这门伟大的艺术的热爱中更多了几分敬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
18导演张天歌:
卸下过去五天课业的重任,期待着愉快的周六,其实我本喜欢一个人的旅行,但是这一次打破了我的观点,集体的旅行有更多的笑声,更多的美好,导演班的同学本身就很容易凝聚在一起,这次集体的别样学习经历实践经历更让我们熟悉彼此,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历史沉淀展现在同学们崭新的面貌前,没有进到老的单位楼里参观有些遗憾,也感受到了制片厂辉煌的过去和如今的衰落。好在年轻的白杨在这里会吸取营养建设属于我们的时代吧!
18导演史青云:
导演班成立之后第一次周末的集体外出终于顺利开始,我们的目的地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周六阳光明媚给团建增添了温暖的气息,我们走进电影人心中神圣的北影厂,领略新中国电影起源的地方。北影厂古朴的红楼和金黄的银杏叶让秋意围绕在每一个人身边。参观,这种慢节奏方式令我感到惬意,一群志向相同的朋友,在共同的信仰之地漫步,欢声笑语似乎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回当年北影厂盛极一时的年代。看着眼前这些旧时的建筑,树依旧站在那里,满地的落叶代表了流淌的岁月,把北影厂的光辉诉说给我们。
18导演雷昊:
导演,演员,电影,那些充满幻想与艺术的文字在今天被映射在一个简单朴素的厂房里,北京电影制片厂。作为一名导演系的学生,感悟电影,理解生活,我们需要体验的机会。这次团建活动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笑,让班级更加凝聚,跟让我们有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实践机遇。当进入那个曾经充满传奇与辉煌的地方,黄叶飘落,微风萧瑟,伴随着我们的欢笑,颇有感慨。摄影棚门口写着禁止入内,但破损的玻璃,工业化的大门,已经告诉了我们它与时代的隔离。回头走离这里,忽然阳光撒下,看看说说笑笑的我们,低头与同伴呢喃,时代的年轮总是在往前走,但不变的是电影的艺术。
4
18导演张炳森:
萧瑟的风肆意地刮着,北京已悄然出秋入冬。清晨九点半的广院北门,柔黄的晨光倾洒而下,每位同学都对班级的团建憧憬满满。作为导演系的我们,此次团建的地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漫步在林中,端起手中的相机,记录同学们的难忘时刻,在摄影棚外,橡木桌前,同学们畅谈,对艺术,对生活,对逝去的电影历史栖息地的畅想与邂逅,对国内电影的发源地的崇拜,使同学们愈发凝聚,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我,在正修葺着的略有破败的摄影棚外,读出了流动的胶卷,电影历史的荧幕缓缓拉开,一场盛宴正在眼前上演。
主编/宋昱明 责编 /陈杨杨
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