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专业介绍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从1959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开办的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原专业名“文艺编辑”,1998年教育部文科专业目录调整时改为现名,2008年入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方向以戏剧与影视学为学科基础,探究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视听节目传播与创作理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集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能于一体、时代意识与国际视野于一身,能够适应不同媒介平台各类视听节目和内容产品的媒体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培养具备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宣传部门以及传媒制作公司从事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视听节目策划、编导、制作、撰稿以及节目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专业课程按人才培养特色进行模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几大系列:

(1)编导语言:主要课程有《视听语言》、《摄影技术与艺术》、《照明技术与艺术》、《文艺采访》、《画面编辑》等;

(2)编导理论:主要课程有《纪录片概论》、《广播文艺编导艺术》、《电视文艺编导艺术》、《新媒体艺术》等;

(3)编导业务:主要课程有《广播剧创作》、《电视综艺模型设计》、《纪录片创作》等;

办学特色

专业办学历史悠久。60多年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了对其他院校在本专业教学上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学科建设完备领先。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是我校国家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重要支撑专业。

教学体系特色鲜明。德艺并重、技艺共进的整体教学体系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支撑与促进的特色教学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可持续的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成果突出。紧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60多年来为国家主流媒体培养了大批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

学生就业及深造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为中国当代广播电视及新媒体文艺节目的发展输送了大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遍布国家文艺战线的各个领域,他们创作的许多文艺节目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